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发展规划 > 发展规划

关于印发《宁都县“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访问量: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属、驻县有关单位:

经县政府研究,现将《宁都县“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宁都县“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目  录

前    言 6

第一章  基础形势 7

一、发展背景 7

二、规划基础 8

(一)发展基础 8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8

2.产业数字融合应用稳步开展 9

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发展 9

4.社会数字化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9

(二)存在不足 10

1.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10

2.数据创新能力不突出 10

3.数据共享利用度不高 11

4.专业人才供给缺口大 11

三、面临形势 11

第二章  总体思路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基本原则 14

三、发展目标 15

第三章  主要任务 16

聚焦产业数字化,实施数字赋能升级工程 16

(一)数字赋能农业现代化转型 17

1.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 17

2.推动农业经营数字化转型 18

(二)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

1.推动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 20

2.构建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 21

3.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 22

(三)数字赋能服务业智慧化提升 24

1.加快发展智慧文旅新业态 24

2.着力发展数字商业新模式 27

3.加快构建现代物流新体系 27

4.积极发展数字生活新服务 29

二、聚焦数字产业化,实施产业跨越发展工程 30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31

1.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 31

2.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 31

谋划发展数字新兴业态 32

1.发展大数据产业 32

2.发展区块链产业 32

3.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33

4.发展虚拟现实产业 33

聚焦治理数字化,实施整体智治攻坚工程 34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 34

1.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34

2.完善政务服务平台 35

加快推进县域治理智慧 37

1.推进社会治理智慧化 37

2.挖掘数字惠民新需求 39

3.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42

)营造良好数字营商环境 44

1.构建多层次人才梯度 44

2.促进多形式成果转化 45

3.强化多方面精准招商 46

聚焦数字新基建,筑牢数字宁都发展底座 47

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48

1.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 48

2.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 48

3.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48

4.不断拓展物联网覆盖范围 49

推进部署数据基础设施 50

1.搭建宁都“城市大脑” 50

2.发展数据交易服务 50

3.加强数据安全防御 50

布局融合智能基础设施 51

1.建设智慧能源基础设施 51

2.建设智慧水利基础设施 51

第四章  保障措施 53

一、加强组织协调 53

二、强化政策扶持 53

三、加大资金支持 54

四、优化营商环境 54

、筑牢安全屏障 54

附件:宁都县“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工程 56

前    言

数字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更高水平、更高阶段的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进一步促进开放、共享、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加快数字化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提出“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推动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必然战略选择。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期,也是我县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本规划依据《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智联江西”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赣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宁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社会治理数字化,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全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基础形势

一、发展背景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是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同比增长9.7%,占GDP比重为38.6%,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有效支撑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江西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持续推进“数字江西”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发展路径上,着力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应用为牵引,以制度供给创新为保障,加快构建全省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同时在数字技术创新、数字产业化创新、产业数字化转型、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数字化治理、产业生态体系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制度供给创新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2020年,江西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超过8000亿元,增长15%,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在31%左右,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引擎。

赣州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持续提速,稳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建设信息安全产业园、蓉江新区大数据产业园、赣州区块链技术产业园等一批数字经济产业载体,建成天翼华为云、移动浪潮云和赣南数据湖3个市级云计算数据中心。数字产业蓬勃发展,信创、区块链、5G等数字经济产业均取得积极进展。产业数字化应用空间广阔,现代家居、有色金属、纺织服装等产业拥有良好的数字化转型空间和动力。2020年赣州市数字产业增加值为241.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6%,整体数字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二、规划基础

“十三五”以来,宁都县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现代化,实现智能化。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商务,全县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壮大,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信息化应用步伐明显加快,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基础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宁都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围绕通信网络建设方面展开。2020年,县城中心光纤宽带覆盖率达100%,行政村光纤宽带覆盖率超过80%;布局4G基站2087个,城4G覆盖率达100%5G基础建设和试点应用稳步实施,全县布局5G基站255个,中心城区5G覆盖率100%,工业园区5G覆盖率达80%

2.产业数字融合应用稳步开展

宁都县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企业通过设备数字化改造、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方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江西蒙山乳业获批江西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融合应用,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构建了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组建了宁都县数字影像服务中心,掌上医疗等项目建设不断提速。推动农业电商发展,积极发展直播带货,解决农副产品滞销困境,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与农业融合应用,宁都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成功申报2020江西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

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发展

宁都县数字产业化处于初步发展阶段,2020年,数字产业化规模约30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电子商务已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约23.28亿元,实现电商交易额达3.64亿元,增速达49.64%

4.社会数字化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宁都县社会数字化治理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全面开花。智慧环保领域,建设了空气自动监测站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为宁都县大气环境监控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检测提供了技术保障;智慧医疗领域,全县远程医疗会诊信息系统已上线运行,与省、市专家共开展远程医疗50余次;智慧水利领域,搭建了宁都县智慧河长制信息平台,提高了河湖保护的管理水平;智慧教育领域,宁都县中小学实现了宽带网络“校园通”的全面接入,完成了与全省教育城域网的对接,有力保障了专递课堂的建设;智慧小区建设方面,全县新建智慧小区已交付20个;智慧供水、供电方面,引入智能水表、电表,提高了抄读效率和准确性,用户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缴费操作,方便了民众生活。

(二)存在不足

1.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依然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现象,以千兆光纤网络及5G为核心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尚存在不足。县域与乡镇信息基础设施差距较明显,工业园区新型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网络化升级、智能化改造有待进一步提升。新基建全面应用部署下,结合全县产业发展规划和预期,有侧重地进行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探索满足全县需求的信息基础设施。

2.数据创新能力不突出

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较小,轻纺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矿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数字化水平转型刚刚起步,企业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多数中小企业向智能化转型的自身实力有限,动力不足,企业网络准备度不足。宁都县专利数在赣州市三种专利的申请受理和授权量排名都较为靠后,与发达县市还存在较大差距。数字经济新业态企业数量少,缺乏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领域新兴业态的大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大数据应用层次低,推动形成全社会基于数字经济的创新创业氛围,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3.数据共享利用度不高

各部门的智慧化管理程度不一致,各部门信息化管理平台相对独立,信息化项目建设缺乏统筹协调;政务数据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未形成统一高效的管理平台。数据资源聚集与开放体系建设水平不高,数据资源的存储、开发和利用水平较低;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与政策法规,全县数据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享,有价值的公共信息资源和商业数据开放程度低。

4.专业人才供给缺口大

近些年,宁都人才引进和培育偏向传统实体经济,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缺乏对数字经济急需的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新型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数字经济人才匮乏,大数据建模、文化创意和商贸服务业人才较为缺乏。人才市场化程度偏低,人才分布不均衡;针对高端人才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吸引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环境留住人才等方面力度不足,人才保障措施吸引力不足,人才利用率不高,导致拴心留人、留住用好人才难度较大,尚未发挥“人才是驱动经济发展第一要素”的效益。

三、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宁都数字经济发展在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新挑战。

新兴技术创新突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正加速向各领域广泛渗透,带动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治理创新。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我国也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做出了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发展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江西省、赣州市积极落实国家部署,出台了相关规划,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宁都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迎来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基础薄弱、人才缺乏等严峻挑战。

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疫情催生了层出不穷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5G+工业互联网+AI+大数据”等新动能展现出强劲活力,线上医疗、在线办公、智慧经济、直播带货、在线教育蓬勃发展,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与此同时,国家也积极实施“新基建”战略,进一步夯实了新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此背景下,宁都县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也面临如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新基建、发展数字新经济的挑战。

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社会呈现“疫情失控、经济失速、政策失灵、治理失序”的新格局,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一方面以扩大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加强全球抗役合作,同时推动我国积极参与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当中,充分发挥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宁都县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推动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等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也面临如何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价值链提升的挑战。

“智联江西”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0215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出台《“智联江西”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该行动方案旨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全省信息网络和数据资源,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加快建设“智联江西”,实现全社会智慧联接、全产业链智慧应用、全域综合智慧治理,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本次行动方案的出台为宁都县借力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宁都县也面临如何与省市协同、重大项目策划落实等方面的挑战。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省市加快推进数字变革的重大机遇,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为主线,把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为核心,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切实将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加快新动能培育的“一号工程”,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开创宁都产业强、城乡美、百姓富、风气正的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社会经济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统筹规划,做好“两化”融合、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环境等方面顶层设计,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破除数字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全社会创新发展活力。

创新引领,数据驱动。适应“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等发展新趋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全县各行业数据的汇聚、融合以及开放共享,健全大数据开发利用、辅助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切实提高数据对产业转型、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的支撑作用。

目标导向,稳步推进。坚持“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聚焦强化宁都特色产业优势,发挥数字创新的推动作用,顺应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新趋势,稳步推进产业数字化融合,积极引进战略新兴产业,更好地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等。

需求导向,惠及民生。坚持从宁都发展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便民优先,把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数字宁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主动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努力提供高效便捷数字化惠民服务。

三、发展目标

力争2025年,宁都县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数字基础设施全市领先,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与开放应用能力明显增强,数字赋能作用高度显现;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特色数字产业化体系初步确立,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基本完成;数字治理更加高效,数字惠民服务更加便捷,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提高;数字创新活力更加突显,数字创新水平大幅提升。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2025年,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轻纺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特色农业重点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大批工业企业实现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数字核心产业发展程度大幅提升。2025年,数字核心产业规模大幅增长,培育形成若干个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性的骨干企业,对全政府、产业、社会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数字治理与服务能力显著加强。2025年,数字政府的科学决策、协同联动、精细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显著增强。形成高效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社区等公共服务领域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成效明显,数字乡村建设迈向新台阶,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提高。2025年,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全面升级,高速光纤网络、无线宽带网络、5G网络实现城区、重点乡镇、重点应用区域全覆盖,完成IPv6改造,基本建成与支撑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各类先进的新型网络应用设施。

1 宁都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主要目标

类别

指标

2020

2025

总体指标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4.3

8.5

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9.48

16.72

网络零售额(亿元)

3.64

8.43

数字产业化

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亿元)

23.28

37.50

产业数字化

企业智能化数(家)

1

10

企业上云数(家)

92

200

城乡数字化

互联网普及率(%

95

100

5G移动网普及率(%

40

90

互联网政务覆盖率(%

80

95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聚焦产业数字化,实施数字赋能升级工程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乡村振兴,推动智慧农业试点示范,开展农产品精准追溯,构建农业电商服务平台。创新融合发展新模式,深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深入应用,提升智能制造支撑能力,探索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发展路径。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数字化渗透,加速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服务内容和模式,激发服务业新活力,拓展数字经济新空间。

(一)数字赋能农业现代化转型

1.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

——构建农业物联网感知体系。以宁都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成功申报江西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物联网、自动化、智能化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等领域的应用。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加强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温湿度、土壤墒情、自然灾害、病虫害等方面的监测,对作物生长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精准管理。鼓励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感知等设备应用,集成应用精准上料、畜禽粪污处理、疫病疫情精准防控等技术,推进黄鸡等养殖数字化转型。开展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饲料精准投放、绿色控害等种养殖精准化应用,逐步形成现代农业智能诊断、智能控制、智能作业、智能技术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高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以精准作业和智能化为引领,大力发展适用于丘陵、山地地貌的智能农机装备,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转型,推动主要农产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应用,开展试验和示范,积极引进农田喷灌机、精准变量施肥机和自走杆式喷雾机等智能装备机械,完善智慧水利灌溉设施,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节约生产成本,全面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效率。打造农机合作社“智慧农场”,培育壮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新型经营主体,为逐步实现农作物耕、种、收、防全链条托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2.推动农业经营数字化转型

——加强农业大数据推广与应用。探索建设农业产业大数据平台,推动农资、农技、农机服务、农产品交易服务、农业技术创新服务等各类服务平台信息资源整合,通过AI、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农资供应链、农田生产监测及控制、农事服务、农产品溯源等应用场景展开深入探索和挖掘,为宁都蔬菜种植、脐橙种植、禽畜水产养殖、农产品销售流通等提供全方位的科学指导,提升农业社会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开展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全产业链的运营数据智能化分析和数字化运营服务,开创宁都智慧农业新局面。

——完善网络化流通体系。围绕黄椒、黄鸡、黄橙、黄茶、黄酒以及乳业六大特色产业,持续完善宁都农业数字化、绿色发展经营模式,形成完善的网络流通体系,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直播带货等新兴营销模式确保农产品销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农业投入品管理系统,探索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质量安全溯源、透明供应链等方面创新应用。到2025年,培育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8个、示范村25个。

——推动农文旅数字融合。推进“互联网”农村经济创业创新,大力培育数字新农人、“农创客”,鼓励发展体验农业、定制(订单)农业、共享农业、云农场等“互联网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美丽休闲乡村(渔村、农庄)、农家乐(民宿)、乡村康养和文创基地等开展在线宣传与经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在线展示与交易、大众参与式评价等经营新模式,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强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丰富数字化公共文化产品。

专栏1  农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工程

数字农业大数据平台。利用物联网、3S、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以农业资源数据、产业数据为核心,以网络化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为表现形式,建立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农资、农机、农技等领域的宁都县农业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构建宁都县农情综合分析决策引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控决策引擎,实现农业资源智能调度、农业事态智能处理。通过对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实现宁都县农业产业动态综合展示、实时统计分析和在线预测预警。

农业社会化服务云平台。整合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物质装备、品种资源、农资供给、人才资源等各方面要素,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云平台,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

智慧养殖管理系统。通过红外摄像头、3D摄像头、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对大型养殖场畜禽、环境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畜禽资产盘点、异常识别、环境控制等功能,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养殖管理系统。进行养殖智能设施设备改造,实现智能监控、智能估重、智能饲喂、远程管养,降低养殖风险、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

智慧种植管理系统。基于区块链底层架构,利用3S技术、物联网传感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对生产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等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实现对种植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动态监测,搭建以农资服务、农机服务、金融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农业“一站式”服务体系。

脐橙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建设病虫害监测、防控预警系统,建立脐橙生产、市场信息、农技服务、种植管理、采后处理、市场营销等物联网体系,实现与全产业多元素的跨界融合和精准化、智慧型生产管理与一体化经营服务。

蔬菜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建立蔬菜产销信息平台,逐步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升级,引导质优价廉的宁都蔬菜入社区、进超市、上餐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安装蔬菜生长全程监控系统,蔬菜种植基地温室大棚智能系统,蔬菜大棚内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架构,建设宁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具备信息存储、过程监控、问题发现、在线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溯源数据在企业端、运营端、消费端的共享。

大力实施“村播计划”。深化“农民当主播”行动,实施村播“造星计划”,培育一批本地农民主播和电商主播,加大力度开展村播培训,邀请有经验的主播带领开展实战演练。

(二)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推动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

——推进产业数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支持企业对内外部网络进行IP(网际互连协议)化、光网化、无线化、扁平化和柔性化改造。外网方面,加快推进千兆光网建设,开展IPv6网络改造,打造面向实际应用的标杆网络。内网方面,鼓励企业建设基于5GTSN(时间敏感网络)、工业PON等关键网络技术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建设垂直行业企业内网标杆网络。

——持续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引导规上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实现安全提质降本增效,提升先进制造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大中型企业将信息基础架构和应用系统向云上迁移,实现业务系统和工业生产设备上平台,全县制造行业生产要素与资源集聚。推动中小企业从基础上云向管理上云、业务上云升级,降低企业信息系统构建成本。到2025年,打造10家以上智能制造试点企业。

——推动工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水平作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围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产业服务等方面数字化需求,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等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工业园区5G网络、感知网络、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适时推进自动驾驶摆渡、无人物流小车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落地。

2.构建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

——谋划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具有工业互联网基础的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等重点企业、优势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合作建设具有专有技术、专业知识、开发工具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提升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转型水平。鼓励大型制造企业围绕产业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搭建企业级平台,开放资源和能力,带动全县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全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转型。

——促进工业互联网深度应用。推动数字化转型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5G、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加快推进轻纺织服装产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持续推动众服联、梧桐台等服装行业平台建设,为中小微加工企业提供标准化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打通服装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代工、品牌销售等环节,推动企业降本增效。适时推进轻纺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中引入边缘计算服务,降低平台计算中心的计算负载,提升企业IT基础架构的可扩展性,减轻网络带宽的压力。

3.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

——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轻纺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等重点企业广泛应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设备联网、人员联网、物料成品联网、生产过程采集,实现工业数据采集和汇聚。通过智能研发、生产计划的动态排程、生产过程管控、质量管理、自动仓储管理等手段,实现工厂精益化管理。有机融合机器人、智能设备、智能仓储和信息技术,涵盖制造的全流程,解决工厂从产品的设计到制造、从供应链管理到用户体验的智能化。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减少成本分析、交期分析、质量分析、负荷分析等人工依赖,鼓励企业将自动化装备和辅助设备按照工艺顺序进行结合,在无人(或少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进行操作或控制,自动完成产品全部或部分制造过程,建设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舒适的智能工厂。

——发展智能制造新模式。积极发展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在轻纺服装、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展试点示范,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共享制造平台,鼓励业内企业围绕产业集群的共性制造环节,集中配置通用性强、购置成本高的生产设备,面向设计、物流、仓储、人力等环节探索共享共用。鼓励发展分时、计件、按价值计价等灵活服务模式,满足产业共性制造需求。支持轻纺服装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网络化开放式个性化定制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采集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发展动态感知、实时响应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定制新模式。

专栏2工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工程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主要面向轻纺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资源精准对接、要素优化配置、运转高效协同,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增强产业的柔性、韧性和粘性。

轻纺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工程。鼓励骨干企业运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产业集群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以龙头辐射区域内其他纺织服装企业。鼓励以骨干企业为核心,整合中小微制造商,建立“卫星工厂”,打造“服装智造共同体”,实现制造能力集成,全面提升生产效率。

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电子信息企业优化工艺流程和装备技术,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建设智能生产线,打造数字化车间,提高企业的精准制造、敏捷制造和柔性制造水平。

食品加工产业数字化转型工程。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加工过程信息数字化、智能化,强化智能装备、数字技术应用。推动关键控制环节可视化,在洗手消毒区、生产加工区、仓库和实验室等关键控制环节安装视频监控和温湿度物联感知监控,依托数字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管理情况可视、可控、可追溯的数字化监管模式。

企业设备上云上平台。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哑设备”改造需求,通过设备物联和实时数据采集,为生产计划、设备运维、绩效管理、工艺改进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实现生产设备智能化管理。

“机器换人”专项行动。提升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数量和应用水平,实施以机器人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在机械装备上应用低成本、模块化的智能模组和系统,提升核心装备和关键工序的数字化水平,实现机器换人。

宁都童装智造产业园。项目用地面积1000亩,建设集儿童服装、鞋帽、饰品、动漫、文具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

创建蒙天乳业5G示范企业。推动蒙天乳业5G应用试点示范,打造5G全连接标杆企业,促进奶牛养殖、观光旅游体验、生产销售三者之间有机统一。

沃利沃企业智能制造项目。江西沃利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产10吨多粘菌素B硫酸盐、年产10吨杆菌肽锌2条生产线,3个标准GMP车间,装备设施采用先进自动化控制系统。

(三)数字赋能服务业智慧化提升

1.加快发展智慧文旅新业态

——大力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实施文旅“新基建”行动计划,优先在游客集散中心、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星级酒店和文博场所等重点文旅服务场所部署5G网络,实现电子地图、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等功能全覆盖。强化景区智能化建设,搭建线上快速服务窗口,全面推广景区门票预约、游客流量管理制度,实现实时监测、科学引导、智慧服务。建成数字文旅应用体系,推进移动支付、刷脸入园、扫码识景、AI智能、无感支付等工具的运用。推动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专用道路及景区内部引导标识系统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

——搭建“红色古色绿色”文旅智慧服务平台。积极整合全县红色、古色、绿色等文化旅游资源,构建覆盖全区域、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立体式文旅服务网络平台,优化文化旅游路线,打造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观光度假游、乡村休闲游等多种旅游模式,提升本地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红色旅游:推动宁都红色资源智能化升级,加快推动长征文化公园之红色苏区VR馆建设,充分借助本地丰富红色文化元素的数字化开发,促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营造红色文化旅游氛围。以中央苏区反“ 围剿”战争纪念馆、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红军第一部无线侦察电台旧址、黄陂会议旧址、“宁都会议旧址”为依托,打造以小布镇、黄陂镇,梅江镇、东山坝镇等为主的红色旅游。

古色旅游:以东龙古村百间大屋古建筑群、大沽阳霁古村以及标帮灯、割鸡、竹篙火龙、傩戏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打造以田埠乡、石上镇、洛口镇、黄石镇、大沽乡等为主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

绿色旅游:以翠微峰等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凌云山、大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赣江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团结水库)为依托,打造以梅江镇、东韶乡、肖田乡、洛口镇等为主的生态旅游;以小布镇、湛田李村温泉和钓峰源尾黄金茶基地、石上海螺湾、蒙天牧场、竹笮弘铭源、黄陂凤溪湾人文景观等为依托,打造以小布镇、石上镇、钓峰乡、港田乡、肖田乡等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

——提升数字文旅监管能力。加大数字技术在文旅市场综合执法、安全监测等领域应用,探索5G场景下数字智能综合执法体系,不断提高非现场执法监管能力。加强大数据平台对文旅市场的监管能力,推广旅游电子合同使用,建立线上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和文旅市场失信名单管理制度,推动文旅产业规范化发展。积极打造智慧文旅监管服务平台,通过数字技术对文旅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引导游客科学错峰游览。加强北斗卫星定位、可穿戴设备、电子围栏等技术装备在景区内的应用,提升景区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大线上营销宣传力度。以打造“智慧红色文旅品牌”为目标,推动文化旅游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积极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深度合作,加大宁都旅游攻略、游记、主题产品等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力度,推出一批精品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打造更智慧、更有针对性、更个性化的线上宣传推广方案。加快宁都文化旅游门户网站建设步伐,开通文化旅游电子政务,提升文化旅游电子政务信息化水平。鼓励景区、酒店、民宿、商铺与电商平台加强合作,开展门票酒店在线预订、会员管理、产品网络销售、优惠团购等线上服务。

——拓宽数字文娱产业内涵。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行动,加强数字文化创意和数字内容的开发和产业化,借助本地丰富的旅游文化元素,推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形成一批实力较强的数字文化创新企业,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引领突破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核心技术。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强化未来科技应用布局,推广“游戏虚拟旅游”、“电影沉浸式体验”等新技术应用,培育云看展、云演出、云阅读等,构建数字“虚拟文化空间”。

2.着力发展数字商业新模式

——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制造业网络直销(M2C)、社交网推广、网络团购、“互联网外贸”等电子商务新模式。鼓励集信息展示、电子交易、电子结算、贸易融资、现代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细分行业电子商业平台发展。推动“5G+商业零售”,加快推线上线下融合以及直播、短视频等创新模式的应用,促进传统销售和服务升级。支持企业发展按需定制、以量投产的精品定制模式,提升电子商务对产业发展的提质增效作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衍生服务,打造涵盖网站建设、营销推广、店铺运营、仓储物流、IT技术、专业咨询、培训孵化等专业服务,提升宁都电子商务运营服务能力。

——积极发展数字金融。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加快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融合应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产品营销、服务体系、风险防控等创新,实现金融信贷业务全流程网络化、移动化操作的普惠型金融服务模式。引导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基础电信运营商等搭建开放式第三方社会信用大数据征信服务平台,开展大数据征信服务。围绕交通出行、商业服务、旅游与文化、教育医疗、行政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搭建全县综合支付平台。

3.加快构建现代物流新体系

——建立健全三级物流体系。以加快农村物流双向流通为目标,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整合乡镇、农村电商服务点资源,以现代信息和物流技术为支撑,打通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双向通道,提升农村快递物流服务效率,形成物流网络节点健全、布局合理、资源集中、运输高效的立体化物流配送体系,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加强县城末端配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电商物流企业与物业、社区服务组织合作,在商业区、学校、社区等应用智能快递柜等智慧物流终端设施。

——加快推进智慧仓储建设积极推动全县综合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建设,高效提供仓储、配货、打包、寄件等一条龙服务。加快推动仓储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提升仓储设施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传统仓储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推进仓储设施智能装备应用,支持全县物流企业充分利用自动化、智能化的传输、装卸、分拣、包装等技术装备。升级仓储物流管理软件,整合优化货物入库、搬运装卸、包装分拣等各个环节,推动物流全流程无缝隙智能化协同运转。

——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全链条无脱冷、绿色节能环保、5G物联智配”标准,大力引进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面向黄鸡等肉类农产品和脐橙等优质果蔬产品实际需求,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模式。鼓励物流企业广泛应用温湿度传感设备,建立冷链全程温控信息平台,接入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障冷链产品质量。

——推进智慧物流园区建设。以作业自动化、管理数字化、运营智慧化为方向,广泛推广物联网感知技术,加快数字技术和智能化物流装备在园区中的应用,大力推广实时监控、智能感知、电子结算、智能分拨等技术。改造园区业务流程,优化交通运输线路,促进园区内物流、车流、人流高效安全协同运转。推动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深度数字转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面向园区企业、物流企业、服务机构提供资源管理、GPS(全球定位系统)/GIS/移动视频监控等服务,提升线上调度、全流程监测和货物跟踪能力,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控。

4.积极发展数字生活新服务

——激活“新零售”。大力发展数字商贸,加快推进新零售发展步伐,培育新零售、无人超市等新业态,创新体验模式、交付模式、运营模式,推动5G网络、物联网等优先覆盖核心商圈、产业园区与交通枢纽,提升智慧商圈、特色商业街区等运营与辐射能力。

——发展“宅经济”。大力发展在线经济、“宅经济”、“云生活”,支持在线消费、无接触配送、线上教育等新业态,推广“不见面”交易、“零接触”服务等新模式,推进夜间经济数字化。支持“宅经济”新就业,支持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线上餐厅装修师、外卖运营规划师、点评达人、无人机驾驶员等灵活就业培训。

——做深“共享经济”。鼓励共享出行、互联网医疗、共享住宿、全域旅游等领域的共享经济发展,打造一批宁都特色的共享平台。支持共享制造、共享员工、共享空间等领域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落户宁都。推动信息信用平台与各大共享平台的对接,探索共享消费与信用积分融合互通新模式。

——推广移动支付。持续推动银联闪付等各类移动支付工具的广泛应用,积极发展指纹支付、刷脸支付、语音支付、无感支付等新型支付模式。深化在商场、医院、车站以及生活商业场景的创新应用,加快移动支付向乡镇、农村的推广和延伸,全面打造“移动支付之城”。

专栏3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工程

智慧旅游建设工程。推进智慧旅游景区、智慧酒店(民宿)建设,建成智慧文化云,构建文化和旅游数字服务。完善旅游市场精准营销和品牌推广体系,做实做强宁都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推进“互联网旅游”,推动线上预订与线上旅游发展,构建基于旅游业应用场景的新产业链,满足游客全方面服务需求。

红色文化VR馆建设工程。推动长征文化公园红色苏区VR馆建设,推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进行景区智慧系统升级及建设VR馆。

现代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建设物流中心、办公区、仓储物流、铁路物流区、危化品区、物流加工区、冷链物流项目等。

黄鸡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冷藏与配发货系统、运输系统、现代物流商务结算系统。

“新零售”业态建设工程。引导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加快发展以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线上线下一体为特征的新零售。以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为核心,探索发展智能商业。

二、聚焦数字产业化,实施产业跨越发展工程

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发展,将数字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之一,积极发展电子信息软件及信息服务、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新业态,塑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1.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

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重点支持领丰电子做大做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集聚快速发展。紧抓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窗口机遇,积极融入赣州电子信息产业带,围绕手机配套产业,大力引进手机摄像头、耳机听筒、PCB以及其它的手机模组等相关配套产业,延伸拓展手机组装、出货等产业。瞄准电子信息前沿科技,积极承接新型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传感器、印刷电路板、新型显示等相关产业,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企业,建设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

围绕宁都产业数字化和普惠民生需求,发展有本地特色的应用软件。面向轻纺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等领域,积极推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生产管理等工业生产关键环节,探索开发及应用工业设计软件、自动化应用软件及嵌入式软件。面向电子商务、智慧农业、智慧旅游及智慧物流等领域,积极推动软件及信息系统的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软件运营服务商及平台服务商,推动行业应用软件向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纵深发展。

专栏4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工

华映5G光传感和显示产业园项目。建设年产能1万台工程激光投影机研发生产项目、年产能10万台智能投影机研发生产项目、年产能5005G全息研发和集成生产项目、互动影院技术研发实验室、互动集成生产项目、5G物联网和新媒体研发基地、5G新媒体运营总部、5G光传感机器人、5G光传感智能家居等。

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及其配套基础设施。

电子元器件生产线项目。建设年产3亿件通讯设备配件及电子元器件生产线。

触摸屏生产线项目。建设年产1200pcs电容式触摸屏生产线。

摄像头生产线项目。建设高像素摄像头生产线。

电子接插件生产线项目。建设高档电子接插件生产线。

谋划发展数字新兴业态

1.发展大数据产业

围绕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加大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知名企业的合作力度,搭建“科研飞地”。推动大数据创新创业,发掘大数据在管理咨询、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发挥大数据的决策支撑能力。支持云计算相关技术研究和开发,支持专业云计算服务企业面向工业、商贸服务领域业务发展需求,提供具有行业特点的云服务。充分发挥数据资源要素新价值,创新各领域大数据应用。

2.发展区块链产业

坚持龙头带动、生态培育、需求牵引,深入实施区块链产业发展行动,引进培育区块链重点企业,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发展,强化区块链平台开发、运营、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培育区块链产业发展生态。探索“区块链”模式,着力推进“区块链溯源”,发展链橙等业务,建立农产品“身份证”管理体系,实行质量追溯和合格证制度,推动追溯农产品数据资源共享。适时推进“区块链金融”“区块链医疗”等领域发展。

3.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加快人工智能产业企业的引入、培育及发展壮大,重点支持机器人制造、智能设备、智能应用服务等人工智能企业引入,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进技术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发展。围绕全县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需求,推动人工智能特色应用示范,拓展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

4.发展虚拟现实产业

加快引育VR/AR企业,支持企业开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深化VR/AR技术的行业应用和服务,促进VR/AR与工业设计、健康医疗、文教娱乐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专栏5数字经济新兴产业重点工

大数据产业。加快大数据技术推广应用,配置大数据产品服务体系。加快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大数据在市场监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开展医疗健康、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和交通旅游等领域大数据应用工程,支持发展民生领域大数据增值服务。强化产业大数据创新能力,推动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大数据应用试点,促进传统产业经营管理方式变革、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区块链产业。引进区块链知名企业,推进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融合,积极拓展区块链应用场景,重点在农产品安全追溯、金融、电子商务、智慧医疗、供应链管理、社会信用评价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区块链专业服务加快发展。

人工智能。围绕全县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智能制造、智慧民生、智慧旅游等重点场景需求,结合轻纺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等产业智能化发展需求,加快引进人工智能企业,拓展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等。

聚焦治理数字化,实施整体智治攻坚工程

立足宁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信息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全面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构建包容审慎的数字治理体系,以数字经济赋能高效政务服务,高标准打造宁都“数字政府”,实现数字善政、兴业、惠民。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

1.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积极打造数字政府构建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汇聚各级各部门日常履职、行政管理、政务服务等数据,不断丰富各类基础信息库和专题数据库,提升数据集中度和质量,充实政务大数据资源。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常态化管理机制和动态更新机制,统一支撑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能力,打造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利用大数据加强政务服务事项的全流程监管,促进民生服务大数据开发利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优化政务服务模式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推动以效能提升为导向的工作流程再造,着力完善事项分类、流程再造、数据共享的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应用,稳定实现县、乡、村三级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推进业务系统与一体化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政务服务领域数据共享。着力推进窗口办、网上办、自助办、一次办,探索“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模式,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全面实现政务服务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线上线下融合办。

——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健全完善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大力推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帮办代办”服务,打造规范化、标准化乡村政务服务平台,精准对接企业群众需求,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便利化改革,推进“六多合一”和“容缺受理承诺制”,实现服务重点项目“秒批秒办”和“不见面审批”。进一步落实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服务,推广不动产登记“零跑腿”“零见面”和自助打证等业务。

2.完善政务服务平台

——加快升级完善“赣服通”。加快“赣服通宁都分厅”4.0版建设,拓展提升“赣服通宁都分厅”服务功能,加快上线便民惠企高频刚需服务,以用户视角优化办事服务体验,提升办事服务质量,实现各类场景化民生应用“一端”集成。打通“赣服通宁都分厅”“赣政通”服务通道,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通过“赣服通宁都分厅”掌上受理、“赣政通”后台办理,形成移动政务服务完整闭环。

——推进“好差评”系统建设。建立覆盖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实现与省、“好差评”系统的统一规范对接。整合连通线上线下各类评价渠道,实现“好差评”内容同标准提供、评价结果同源发布、差评整改在线反馈、评价数据自动生成。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和群众参与政务服务评价,加强评价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应用,推动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专栏6 政务服务数字化重点工程

建设“赣服通宁都分厅”4.0依托省“赣服通”4.0、大数据、区块链、信用政务等平台技术和服务能力,不断打造信用办政务服务新模式。上线“赣服通宁都分厅”4.0升级版,实现更多县级公共便民和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信用办、无证办、一链办、跨区办甚至秒办。

建设“赣政通”县级分厅平台。按照全省统一标准,结合我县特色,加快建设完善“赣政通”宁都分厅平台,推动“赣政通”平台应用落地,督促全县各类工作交流群迁移至“赣政通”平台,完成与办公平台整合接入及其他政务应用接入。

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以“互联网普惠金融”为核心,通过整合区域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建成集项目对接、信贷需求征集、财政金融政策集成、产业信息和金融产品发布、资金供需对接、信用信息汇集、金融知识普及等功能于一体的“政担银保企”综合性服务平台。

建设县行政服务中心办事预约平台。以“互联网政务服务”思想,实现实体智慧化政务服务大厅综合受理工作机制。建立“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工办理,综合窗口出件”一站式审批服务模式,实现对政务服务大厅的自助一体机、触摸查询机、排队叫号机等智能终端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推动“最多跑一次、零上门服务”全新服务模式的落实。

加快推进县域治理智慧

1.推进社会治理智慧化

——智慧城管。优化整合各部门间的数据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汇聚综合治理的所有关键信息,建设智慧园林、智慧执法、智慧停车、智慧照明、智慧亮化等城市治理各领域的智慧化平台,确保各领域智慧系统的应用,推动城市综合态势感知与整体运行展示,提升跨部门联动和综合决策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全县各区域、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预警,有效支撑城市治理的决策指挥与应急响应。

——智慧警务。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建设警务大数据中心,依托“雪亮工程”与“天网工程”全面汇聚公安内部数据和涉及公共安全的政府部门、社会行业等外部数据,集聚优质资源,支撑“公安警务大脑”运行。加强派出所智慧建设,强化基层警务信息化、智能化应用。建设警务物联网,融合车联网、智慧社区数据,紧盯“人、地、物、网”等基本要素和“吃、住、行、消”等活动轨迹,综合运用视频监控、物联传感、人像识别、车辆抓拍等技术,加强全息动态感知网络采集和重大风险监测预警,打造立体化动态化数字化新型社会安全防控体系,构建以大数据智能应用为核心的智慧警务新模式。

——智慧安防。构建覆盖全县的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事故处理、监测预警、统计分析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建立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进一步提高安全风险管控水平。

——智慧交通。探索开展跨部门的数据融合和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强交通流数据、车辆及驾驶员信息和视频监控图像等基础信息的采集,整合公安、交通、综治以及社区的监控视频资源,建设县综合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形成覆盖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备的智能交通管制网络,采用视频监控技术主动监督和管理城市。推广车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形成更加完善的智能交通感知体系。推动交通服务性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互联网平台为公众提供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智能停车等一站式交通信息服务,打造掌上出行数字化便民交通模式。

——智慧环保。在全县重点空气监测点、汽车尾气监测点、噪声监测点、出境段面水监测点及省控段面监测点、重点监控工矿企业的废气、废水排放口以及涉危企业危险废弃物处置点、医疗卫生院废水排放口、医疗废物处置点部署各类传感设备,实时采集大气、废水、土壤、噪声等污源数据;建设工业园区废水、废气监控平台和全县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监控平台,为环境质量综合监测、污染源综合监控、环境应急管理、污染物总量减排等提供数据服务,构建感知测量更透彻、互联互通更可靠、智能应用更深入的智慧环保物联网体系。

——智慧消防。加快建设智慧消防基础设施,构建多资源共享互通、智能化分析预警的消防物联网体系,推广安装智慧消防预警设备,对县内各类重点防患区域实施消防监控,确保灾情早发现、早确认、早处置。

2.挖掘数字惠民新需求

——智慧教育。构建“教育云+智慧校园”的教育教学模式,完善智慧教育云服务体系和教育专题数据库,发展个性化在线教育服务,扩大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培训消费,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提高教育服务水平。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教育智能化应用。

——智慧医疗。完善县、乡(镇)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积极对接赣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深化智慧医院、掌上医疗、互联网医院建设,实现全县统一电子健康卡、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覆盖,开展医疗、医药、养老等健康领域数据融合应用,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便捷化,提高卫生健康行业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水平。

——智慧养老。面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需求,加快发展面向老年人的健康体检、居家环境监测、远程看护、亲情关怀、健康干预、健康评估反馈、社区养老互助等服务。推进数字养老模式创新,推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深化“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强化“线上”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建设和服务内涵,链接更多社会优势养老服务资源,主动适应智能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变化,开发出更多便利可及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和产品。

——智慧社保。深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网上服务整合,拓展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范围,推进社保专题数据建设和大数据开发应用、分析决策。整合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和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等资源,实现社会救助信息化审核、审批和动态管理。

——智慧小区。新建商品住房配备智能化停车、安防、充电桩等系统,预留家居智能管理系统接入基础设备。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物业”的深度融合和产业延伸,充分发挥互联网创新物业管理新模式。加快推广应用智慧水表,不断提高智能水表应用比例。实施智慧社区示范工程,完善智能物流末端配送设施,发展社区电商、智慧门禁等智慧社区生活应用

——数字文化。提高文化场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创新交互体验应用,推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从传统服务模式向现代化数字模式转变,实现“三馆一中心”智慧展示、智慧讲解和智慧服务管理。丰富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内容,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服务需求。发挥主流媒体主阵地作用,推进文艺资源、媒体节目资产数字化进程。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持续深化宁都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通基层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专栏7 城市数字化重点工程

智慧城管建设项目。2022年启动实施智慧城管(一期)项目:包括智慧渣土、智慧环卫、智慧园林、智慧执法、智慧停车、智慧照明、智慧车辆、智慧亮化、智慧监管等智慧化平台建设,以及相应数据普查及实景影像、服务器和存储系统、网络和安全设备、系统平台软件、管理终端设备等建设。2023年启动实施智慧城管(二期)项目:项目将着力构建集业务指导、指挥协调、行业应用、公众服务、数据汇聚、数据交换智慧城管平台总体框架,谋划建设涵盖市容环卫、市政公用、园林绿化、智慧亮化、城管执法、智能停车等行业的监管应用,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5G交通智能执法系统。对客运班线、城市公交、出租车安装5G智能监控,超载车辆不停车检测系统等智能执法系统。

智慧交通建设项目。在城区主要路口新建红绿灯和电警设备,新建指挥中心,优化自动抓拍功能、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健全智慧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运行机制。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号配时优化平台,提高信号配时优化工作水平。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区域医疗共享服务,打造影像、检验、病理、心电中心,消毒供应、药械、人事、财务、信息中心,实现区域医共体互联互通四级评审要求。

医疗物联网建设项目。建设区域内体征监测、移动护理、移动查房、人员管理、输液管理、资产管理、环境监控、院内导航、标本送检、药品管理、冷链管理以及床旁交互。

医疗信息化建设工程。建设全民信息健康平台及医院信息平台,全县医疗信息化影像中心、医共体信息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提升医疗信息化水平。

妇幼大楼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设面积8600平方米,完善智慧医疗信息系统。

智慧养老建设项目。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养老及服务机构资源,扩大养老服务范围,通过热线、智能手机和紧急救助服务终端等渠道,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加强智慧养老大数据分析,为社会养老机构建设提供科学的信息服务。

学校高质量班班通设备建设项目。对全县学校班班通设备进行升级、更换、配备以达到省级标准。

5G+VR云课堂建设。在宁都县县城学校引进5G+VR云课堂等,推进全县创客教育。

智慧环保工程。充分利用环保信息化和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大气、废水、土壤、噪声、固废、危废、医疗废物处等生态环境要素进行全面感知,积极推动全县环境质量监测监控、污染源监测系统、工业园区废水、废气监控平台建设,构建感知测量更透彻、互联互通更可靠、智能应用更深入的智慧环保物联网体系。

智慧安防工程。新建高清星光智能视频监控摄像机(球机)、高清超星光智能视频监控摄像机、180度全景追踪摄像机、高清结构化全局摄像机、高清视频全结构化摄像机、高清微卡口摄像机、高清人脸抓拍摄像机、清人脸抓拍摄像机、标准人车抓拍卡口。建设后端共享平台及公安初步应用系统。推进社会资源接入、建设一套PDT系统。

智慧安防小区建设项目。建设社区信息资源库,搭建集智慧安防小区规范化管理、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和智能预警研判为一体的智慧安防小区信息系统,实现社区态势动态可知、社区要素可查可控,打造“基础工作信息化、预警研判智能化、服务管理便捷化”的智慧社区警务实战应用体系。

数字文化建设项目。推进24小时自助城市书屋、社区书吧、校园书吧及社区阅报栏、电子阅报屏建设。

智慧司法建设项目。建设宁都县智慧矫正中心,覆盖全县24个乡镇司法所,提供远程会见、社区矫正对象监管等业务。

3.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设施水平,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建设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提升全县自然村组通宽带网络覆盖比例。持续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补偿试点工作、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

——不断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保障。加快推广和运用智慧农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继续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构建为农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益农信息社”建设。推进县融媒体中心持续接入党建、民政、社保、商务、医疗、教育、旅游、金融、法律、新闻信息等服务资源,增强服务群众、引导群众能力。

——推广农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持续深化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农业农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创新应用,积极推动并扶持农业生产类、农业经营类、农业技术服务类、农机技术服务类、农业生产管理类、农产品安全、农资产品安全等农业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加快培育构建多元化的农业供销服务体系。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思路,构建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科技、金融、商贸等农业生产供销服务体系。积极创新电商运营模式,开展网上直播、产地生鲜农产品直供直销、线下网点配送的发展模式。加大本地电商企业和平台的整合与培育,推广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

——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在创新传播方式、凝聚社会共识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推进全县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快实现智慧广电的“云、网、端”一体化融合发展。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通宣传、教育、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

—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化水平。改造升级全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推广网络党课教育。结合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建成覆盖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基层党建信息化网络。探索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

专栏8 数字乡村建设重点工程

湛田乡智能化小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乡9个村1个居委会、117个小组、39个自然村天网工程建设。新建移动、电信、联通网络信号塔各6个,方便山区农户通信联络。

农村公路综合管理系统推进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等功能为一体的“四好”农村公路综合管理系统建设。

青塘5G+富硒特色小镇改造项目。推动5G+富硒农业观光、富硒科普教育、硒式生活体验、富硒膳食、富硒养生休闲等,建设智慧化富硒蔬菜基地5000亩。

竹笮乡5G+智慧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推动5G+乡村田野休闲、观光、乡村文旅、乡村康养、乡村童年追忆体验,发展名优动物养殖、各类蔬菜及农产品作物种植、农产品初深加工,四季水果采摘等业态。

5G+湛田温泉小镇建设项目。建设温泉康养酒店、旅居社区、文化体验区和原村(白石、蓝田)温泉特色民宿。

)营造良好数字营商环境

1.构建多层次人才梯度

——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对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省“双千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多途径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来宁都创新创业,打造高素质人才密集、人力资本红利充分释放的人才先行区。深入开展“宁才回归”工程,提高宁都籍高校毕业生返宁比例。开展“宁商名家”成长行动,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积极申报“苏区之光”计划项目,依托重大项目和重点平台,大力引进一批带项目、带团队的领军型人才,集聚一批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和产业新质态的科技与创业领军人物,加快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进程。

——搭建人才孵化平台。依托宁都高级技工学校打造创新型人才孵化基地,大力培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各类急需紧缺专项人才。鼓励校企合作,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重点企业与市内、省内对口专业实力较强的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就人才培养、招生就业、实践教学、职业培训等开展方位合作。推进人才产业园建设,推动实现人才、项目、资金、平台一体化发展。用好高端人才顾问,探索建设宁都智库。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体制机制,组建人才服务中心,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人才评价标准和机制,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尽职免责机制,探索竞争性人才使用机制。完善各层次人才贡献奖补政策,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分红等方式加大对优秀人才的激励力度。优化人才福利待遇、职称评聘、成果转化奖励等激励措施。完善住房、医疗、社会保险、居留和子女入学等人才引进配套服务。

2.促进多形式成果转化

——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围绕轻纺服装首位产业以及宁都黄鸡、生态脐橙、富硒蔬菜等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宁都科创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提升宁都黄鸡良种繁育中心、脐橙良种繁育中心等级,推动建设蔬菜育苗中心、童装智造研发中心、电子信息研发中心、锂电新材料实验室等,全面加快黄鸡、脐橙等农业和轻纺服装、电子信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和促进重产业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探索“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研发模式,推动企业与外部研发机构合作,提升制造业技术扩散和规模化生产能力。推动企业创新需求向科技攻关、中试成果、产业化转化,提高创新成果属地转化率、科研人员成果收益分享比例。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

——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加快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实践成果,构建信息化综合服务新业态,初步形成要素齐全、功能完善、合作开放和专业高效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发挥各类孵化载体和服务平台对创新创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打造一批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新型载体,鼓励多方参与、多种形态的创新创业发展,探索建设创业园、创业街、创业社区、创客空间等多种形式创业载体,为全县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平台。

3.强化多方面精准招商

——明确招商主攻方向。紧紧围绕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加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绘制产业招商引资地图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发达地区,面向数字经济新兴技术、大型企业等,开展“一对一”招商和“点对点”对接,提高招商工作效率和成功率,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关联度强的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建立完善投资政策信息库,及时收集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信息和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创新政策,实时跟踪目标产业动态变化,准确把握产业机遇。

——提升招商服务质量加快成立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小组,负责数字经济项目招商引资决策与协调服务工作。建立数字经济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前介入服务,为项目做好各项审批服务。实行招商项目履约推进责任制,明确重大项目工作关键点,将项目履约落地前的阶段性重点目标、进度细化、量化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开展动态管理。建立企业服务体系,实行重大项目代办制,专人负责跟踪和服务,实现从项目报批到企业投产全程服务,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会展招商、区域合作招商、互联网+”等多元化招商方法,为宁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项目支撑。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招商机构、外脑智库等智力支持,对数字经济产业招商方案进行设计和包装,从大规模、粗放型招商模式转变为专业化、集约型招商模式。聘请影响力宁都籍成功人士为招商资政员充分利用宁都乡友、商会等优势资源,吸引更多优质项目来宁投资兴业

聚焦数字新基建,筑牢数字宁都发展底座

抢抓“新基建”历史机遇,加快完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部署数据基础设施,布局融合智能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努力建成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夯实宁都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1.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按需部署”的原则,大力推进5G网络规模化部署,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推进5G基站向乡镇、行政村延伸,梯次实现全县重点区域、重点乡镇、工业园区、旅游景区、中小学校等5G信号全覆盖。推进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医疗、教育、交通、应急等融合应用,丰富“5G+”垂直行业应用场景。推动5G接入网、资源网共建共享,提高网络资源覆盖率。

2.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

加快推动城区千兆光网部署,家庭用户普遍具备千兆以上接入能力,按需推动千兆光纤宽带逐步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探索万兆宽带网络在重点产业园区商用试点,通过光纤到房间配合无线局域网(WiFi)解决“最后一米”问题。推进光纤部署进一步下沉,实现光纤到房间、到企业桌面、到工厂机器,保证超高带宽、超低时延的优质体验。推动广电网络开展IP化、光纤化改造,部署千兆网络接入能力,满足4K/8KVR/AR/混合现实(MR)等高质量、大宽带业务需求

3.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部署基于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下一代互联网,推动千兆光网、5G网络等新建网络同步部署IPv6,推动完成移动物联网IPv6改造,强化基于IPv6网络的终端协同创新发展,提升网络基础设施IPv6服务能力,逐步实现政府门户网站、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商业网站、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

4.不断拓展物联网覆盖范围

加快实现窄带物联网络覆盖全县主城区、重点区域,推动工业、农业、交通、物流、能源、城市管理等重点行业感知设施建设,提升物联网覆盖范围和接入能力。建设物联网接入管理与数据汇聚平台,实现感知设备终端和数据资源共享利用。重点打造物联网应用服务运营平台,推出一批物联网创新应用场景和示范项目。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县NB-IoT网络覆盖。

专栏9 网络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5G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宁都移动、宁都电信和宁都联通为建设主体,加快5G技术研发应用和5G网络商用,加快布局5G网络基础设施,计划建设5005G基站,建设5G管道121公里,建设5G机房21个。鼓励5G运营商和基础设施建设商加大在宁都的投资力度,推动路灯、监控杆、电力杆等社会资源向5G建设运营主体开放共享,加速5G城市建设。

5G通讯大楼建设项目。建筑面积6578平方米。

IPv6网络建设项目。鼓励运营商推进IPv6网络建设,实施LTE网络端到端IPv6改造。

千兆宽带建设工程。加快千兆宽带部署,推动全县宽带业务普及,移动新建65XGPON设备,电信新建37XGPON设备。到2025年,实现对行政村及以上地区全覆盖。

物联网建设项目。统筹建设全县传感器、摄像头、电子车标等各类传感终端,形成共用的传感终端网络。加速扩大信号灯、电梯、消防设备以及各类地下管线等智能监控覆盖范围。重点完善道路交通类城市部件智能化布局,实现全县商业场所、景区等密集区域的智能车流疏导和停车管理。

推进部署数据基础设施

1.搭建宁都“城市大脑”

推进宁都“城市大脑”建设,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各领域的广泛深度融合,整合政府、产业和社会等全方位数据,解决数据存储、连通和使用中的数据孤岛、数据治理、数据共享问题,增加数据共享开发深度,加强大数据在社会治理领域和社会服务领域的开发应用,以数据的智能分析和精准判断为城市功能运行流畅“保驾护航”,全面提升县域治理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水平。

2.发展数据交易服务

提升数据开放利用水平,建立数据开放管理机制,持续推动数据有序开放。基于宁都大数据资源平台,探索开发宁都数据交易中心,实现数据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和应用,加快数据流通交易发展,发挥数据交易利用价值。引进和培育大数据信息服务企业,鼓励第三方企业积极开展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的采集、整理、加工、分析等业务;优化市场化数据资源交易服务机制,完善数据资产登记制度和数据资产交易规则,规范数据交易行为。

3.加强数据安全防御

利用数据源验证、传输加密、加密存储、追踪溯源等先进技术,建立数据安全防御体系。对数据实施分级分类保护,保护国家及商业秘密。建立容灾备份、安全评价、日常巡检等数据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数据安全审计制度。建立更加完备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完善平台数据设置备份与恢复机制,加强平台数据存储安全。加强数据资源流通服务的安全管理、监督保障,营造安全的数据交易环境。

专栏10 “城市大脑”建设工程

依托赣州市级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各领域的广泛深度融合。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整合,对城市进行全域的即时分析、指挥、调动、管理,实现政务、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维度城市运行体征数据的交互融通,以数据的智能分析和精准判断执行,在确保城市功能运行流畅的同时,实现对城市的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打造宁都“城市大脑”,为各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布局融合智能基础设施

1.建设智慧能源基础设施

推进智能充电站(桩)、智能配电终端、新一代智能电表、共享应急电源等建设,打造智慧供电保障体系。推动城镇燃气企业建立城镇燃气智能化运维平台,并接入统一监管平台,提升日常安全生产工作运营管理水平。加快推进IC卡燃气表及机械燃气表更换改造工作。推进智慧能源系统建设,打造宁都“能源云”,提升能源系统资源配置效率。

2.建设智慧水利基础设施

在城区供排水系统中接入传感器,实现“源、供、排、污、灾全过程量化监控”的水资源物联网管理和各相关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加快构建智慧水网一体化管理系统、智慧河湖管理信息化系统,重点推进梅江灌区信息化工程、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智慧河长制信息平台、堤防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化与水利事业深度融合,实现城乡水利智慧化管理。

专栏11 融合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宁都县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安装变压器100台,充电桩快充536根、慢充824根,共计1360根枪。总用地面积约30.6亩,分240个停车场进行建设,安装地点分布在城区停车场、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重大企业及各乡镇。

供水燃气管线5G+无人机巡检。构建宁都供水燃气管线大数据库、形成管网大数据中心,建设综合管网信息管理调度平台。

梅江灌区信息化工程。主要覆盖灌区主水源、泵站、干(支)渠分水口、干(支)管、水陂等水工设施的监测感知、通信网络、数据中心、远程控制和灌区智能化管理。

宁都县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集山洪灾害雨量站和江河水位站实时数据监测、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响应发布、水库水文信息监测、灾情旱情项目台账报送系统、江西省山洪灾害预警监测设施设备管理系统、江西省水库测站运维管理系统、省防办水库报汛系统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查询平台。

宁都县智慧河长制信息平台。建设软件平台包括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河长制移动办公平台、河长制公众服务平台;建设硬件设施包括视频监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和指挥中心改造三大部分。

堤防管理信息化平台。分别在县城防洪堤、青塘、固厚、黄陂、东山坝、洛口、湛田堤防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堤防管理信息化平台,视频管理中心,堤防安全监测系统,信息化指挥中心。

城区排水智慧管理项目。智慧排水软件建设、智慧排水硬件建设及地下管网普查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对全县数字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及统筹协调。县信息化暨大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的研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落实重点建设事项。统筹各部门力量,各部门设置数字经济发展专门联络员,形成全县上下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各乡镇、园区同步建立相应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监督考核,建立评估考核和激励机制,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及过程跟踪督导,将重点工作任务纳入相关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各阶段、各主体、各环节的监督考核。

二、强化政策扶持

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专项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在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发展、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力度。统筹全县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数字经济支持政策,加大土地、税收、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加大对数字技术应用、创新及产业化项目的支持。推动土地等各类资源要素向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倾斜,保障项目顺利落地

三、加大资金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宁都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发展。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扶持细则,加大对数字经济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重点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发挥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数字经济产业。加大信贷对数字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将数字经济纳入专项信贷优先支持范围,完善针对软件企业、平台型企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企业的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政府资金支持方式,鼓励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向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领域倾斜。鼓励数字经济成长性企业直接融资,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四、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包容审慎监管政策,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切实落实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推行以负面清单为主的产业准入制度,鼓励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推广“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试点,让企业投资更加便利化。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务民生”,大力提升政务服务网上供给能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五、筑牢安全屏障

建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安全评测、应急救援等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开展内容管理、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泄密等网络安全监控、预警和防范。全面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网络安全技术支撑队伍,加强基础网络、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数据库、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保护。加强电子政务网的安全管理,鼓励党政机关和重点领域使用安全自主可控核心设备。完善网络安全应急工作机制,加强网上巡查处置和舆情监测,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的发现、研判、预警、处置能力。深入开展整治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大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保障公民网络合法权益,提高公众网络安全意识。


附件

宁都县“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起止年限

总投资(亿元)

1

宁都县5G基站建设

县电信、移动公司

计划共建设8005G基站,建设5G管道161公里,建设5G机房24个。

2020-2022

4.04

2

宁都千兆宽带建设工程

县电信、移动公司

1.电信:新建37XGPON设备,千兆宽带网络。

2.移动:新建65XGPON设备,千兆宽带网络。

2020-2022

1.35

3

宁都县移动5G通信大楼建设

县移动公司

建筑面积6578平方米。

2021-2025

0.3

4

宁都县新基建融合基础设施项目

县城投集团

建筑面积39.7万平方米,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

2021-2025

30.6

5

宁都县充电基础设施项目

县城投集团公司

安装变压器100台,充电桩快充536根、慢充824根,共计1360根枪。总用地面积约30.6亩,分240个停车场进行建设,安装地点分布在城区停车场、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重大企业及各乡镇。

2021-2025

0.4

6

宁都县城市大脑建设项目

县工信局、县水利局、县环保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消防救援大队

依托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对城市进行全域的即时分析、指挥、调动、管理,实现政务、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维度城市运行体征数据的交互融通。

2021-2022

6.03

7

宁都县智慧城管建设项目

县城管局

2022年启动实施智慧城管(一期)项目:包括智慧渣土、智慧环卫、智慧园林、智慧执法、智慧停车、智慧照明、智慧车辆、智慧亮化、智慧监管等智慧化平台建设,以及相应数据普查及实景影像、服务器和存储系统、网络和安全设备、系统平台软件、管理终端设备等建设。

2023年启动实施智慧城管(二期)项目:项目将着力构建集业务指导、指挥协调、行业应用、公众服务、数据汇聚、数据交换智慧城管平台总体框架,谋划建设涵盖市容环卫、市政公用、园林绿化、智慧亮化、城管执法、智能停车等行业的监管应用,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2021-2022

3

8

宁都县城区排水智慧管理项目

县供水公司

智慧排水软件建设、智慧排水硬件建设及地下管网普查。

2021-2022

0.51

9

宁都县供水燃气管线5G+无人机巡检

县供水公司

构建宁都供水燃气管线大数据库、形成管网大数据中心,建设综合管网信息管理调度平台。

2021-2025

0.86

10

宁都县智慧安防工程

县公安局

新建高清星光智能视频监控摄像机(球机)、高清超星光智能视频监控摄像机、180度全景追踪摄像机、高清结构化全局摄像机、高清视频全结构化摄像机、高清微卡口摄像机、高清人脸抓拍摄像机、清人脸抓拍摄像机、标准人车抓拍卡口。后端共享平台及公安初步应用系统。社会资源接入、建设一套PDT系统。

2020-2021

0.82

11

宁都县“智慧安防小区”建设项目

县公安局

建设社区信息资源库,搭建集智慧安防小区规范化管理、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和智能预警研判为一体的智慧安防小区信息系统,实现社区态势动态可知、社区要素可查可控,打造“基础工作信息化、预警研判智能化、服务管理便捷化”的智慧社区警务实战应用体系。

2021-2025

0.34

12

智能化小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湛田乡

全乡9个村1个居委会、117个小组、39个自然村天网工程建设。新建移动、电信、联通网络信号塔各6个,方便山区农户通信联络。

2021-2022

0.05

13

宁都县智慧交通建设项目

县公安局

在城区主要路口新建红绿灯和电警设备,新建指挥中心,优化自动抓拍功能、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健全智慧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运行机制。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号配时优化平台,提高信号配时优化工作水平。

2021-2022

0.3

14

宁都县公路综合管理系统

县交通局

建设集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公路综合管理系统

2020-2022

1.5

15

宁都县5G交通智能执法系统

县交通局

对客运班线、城市公交、出租车安装5G智能监控,超载车辆不停车检测系统等智能执法系统

2021-2022

0.5

16

宁都县智慧水利建设项目

县水利局

1.宁都县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集山洪灾害雨量站和江河水位站实时数据监测、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响应发布、水库水文信息监测、灾情旱情项目台账报送系统、江西省山洪灾害预警监测设施设备管理系统、江西省水库测站运维管理系统、省防办水库报汛系统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查询平台。

2.宁都县智慧河长制信息平台。建设软件平台包括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河长制移动办公平台、河长制公众服务平台;建设硬件设施包括视频监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和指挥中心改造三大部分。

3.堤防管理信息化平台。分别在县城防洪堤、青塘、固厚、黄陂、东山坝、洛口、湛田堤防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堤防管理信息化平台,视频管理中心,堤防安全监测系统,信息化指挥中心。

2021-2025

0.18

17

宁都县梅江灌区信息化工程

县水利局

主要覆盖灌区主水源、泵站、干(支)渠分水口、干(支)管、水陂等水工设施的监测感知、通信网络、数据中心、远程控制和灌区智能化管理。

2022-2025

0.63

18

宁都县智慧环保建设项目

县生态环境局

充分利用环保信息化和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大气、废水、土壤、噪声、固废、危废、医疗废物处等生态环境要素进行全面感知,积极推动全县环境质量监测监控、污染源监测系统、工业园区废水、废气监控平台建设,构建感知测量更透彻、互联互通更可靠、智能应用更深入的智慧环保物联网体系。

2021-2025

0.3

19

宁都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建设项目

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局、县防震减灾局、县水文站、县自然资源局、县气象局、县消防救援大队

涵盖森林火灾、地震、水文、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以及智慧消防平台和地震台建设,提升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2021-2025

2

20

国家基本气象站搬迁

县气象局

按照气象局与气象站分离的模式搬迁。项目用地约25亩,新建25×25m标准气象观测场、气象观测楼一幢,主要设备有气象观测仪器设备、气象业务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监控系统等。

2021-2022

0.25

21

宁都县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县卫健委

建设区域医疗共享服务,打造影像、检验、病理、心电中心,消毒供应、药械、人事、财务、信息中心,实现区域医共体互联互通四级评审要求

2021-2023

2

22

宁都县智慧医疗建设

县卫健委

建设全民信息健康平台及医院信息平台。

2021-2022

1.5

23

宁都县医疗物联网建设

县卫健委

建设区域内体征监测、移动护理、移动查房、人员管理、输液管理、资产管理、环境监控、院内导航、标本送检、药品管理、冷链管理以及床旁交互。

2021-2022

1.5

24

宁都县提升医疗信息化建设工程

县卫健委

建设全县医疗信息化影像中心、医共体信息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

2021-2023

1.05

25

宁都县妇幼大楼及信息建设项目

县人民医院

占地面积1400m2,建设面积8600m2,完善智慧医疗信息系统。

2021-2023

0.75

26

宁都县学校高质量班班通设备建设

县教科体局

对全县学校班班通设备进行升级、更换、配备以达到省级标准

2020-2021

0.59

27

宁都县5G+VR云课堂建设

县教科体局

在宁都县县城学校引进5G+VR云课堂等,推进全县创客教育。

2021-2022

0.5

28

智慧司法建设

县司法局

包含智慧矫正、三网融合、智慧公证等相关核心业务

2021

0.05

29

领丰电子年产3亿件通讯设备配件及电子元器件生产线二期项目

江西领丰电子有限公司

项目占地284亩,建筑面积25万平米,建设年产3亿件通讯设备配件及电子元器件生产线。

2020-2023

22

30

华映5G光传感和显示产业园项目

县工信局、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商务局

年产能1万台工程激光投影机研发生产项目、年产能10万台智能投影机研发生产项目、年产能5005G全息研发和集成生产项目、互动影院技术研发实验室、互动集成生产项目、5G物联网和新媒体研发基地、5G新媒体运营总部、5G光传感机器人、5G光传感智能家居等。

2021-2022

25

31

年产1200pcs电容式触摸屏项目

县工业园管委会

项目用地面积110亩,总建筑面积85000平方米,建设电容式触摸屏生产线。

2022-2023

3

32

高像素摄像头生产线项目

县工业园区管委会

项目用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建设高像素摄像头生产线。

2022-2023

3

33

高档电子接插件生产项目

县工业园管委会

项目用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建设高档电子接插件生产线。

2024-2025

1.5

34

江西沃利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硫酸多粘菌素B和杆菌肽锌原料药产品年产10

县工信局

年产10吨多粘菌素B硫酸盐、年产10吨杆菌肽锌2条生产线,3个标准GMP车间,装备设施采用先进自动化控制系统

2021

2.5

35

宁都县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厂房建设项目

县工业园管委会

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及其配套基础设施。

2021-2025

25

36

宁都童装智造产业园项目

县工业园区管委会

项目用地面积1000亩,建设集儿童服装、鞋帽、饰品、动漫、文具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

2021-2025

40

37

宁都县轻纺智造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项目

县工业园管委会

利用现有标准厂房,建设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轻纺服装产业智能智造,建设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等,完善线上线下从原材料到成品研发、设计、展示、创客、交易等一系列服务。

2021-2022

1.2

38

江西蒙天乳业有限公司创建5G示范企业

江西蒙天乳业有限公司

通过创建5G示范企业,促进奶牛养殖、观光旅游体验、生产销售三产之间有机统一。

2021

0.5

39

区块链(橙链)

县果茶局、各营销企业

区块链(橙链)基础数据采集和维护;发展电子商务;建设赣南脐橙质量追溯体系。

2021-2025

0.2

40

脐橙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

县农业农村局

购置互联网智慧农业视频采集系统等设备,建设病虫害监测、防控预警系统,建立脐橙生产、市场信息、农技服务、种植管理、采后处理、市场营销等物联网体系,实现与全产业多元素的跨界融合和精准化、智慧型生产管理与一体化经营服务。

2021-2025

0.03

41

蔬菜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

县农业农村局

建立蔬菜产销信息平台,逐步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升级,引导质优价廉宁都蔬菜入社区、进超市、上餐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安装蔬菜生长全程监控系统、蔬菜种植基地温室大棚智能系统、蔬菜大棚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等。

2021-2025

0.03

42

长征文化公园之红色苏区VR

县文广新旅局

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2020-2022

1.2

43

宁都县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提升工程

县文广新旅局

建设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景观小品、游步道、园林、景区智慧导览系统和陈展提升工程、VR馆等

2020-2023

1.38

44

青塘5G+富硒特色小镇改造项目

青塘镇人民政府

推动5G+富硒农业观光、富硒科普教育、硒式生活体验、富硒膳食、富硒养生休闲等,建设智慧化富硒蔬菜基地5000亩。配套建设“一站四中心”、建设河堤巩固提升工程、污水处理厂、休闲健身广场、自来水提升工程。

2021-2023

19

45

竹笮乡5G+智慧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

竹笮乡人民政府

推动5G+乡村田野休闲、观光、乡村文旅、乡村康养、乡村童年追忆体验,发展名优动物养殖、各类蔬菜及农产品作物种植、农产品初深加工,四季水果采摘等业态。建设集特色饮食文化,古朴、现代农耕研学文化、生活文化传承科普综合体。

2021-2023

5

46

湛田5G+温泉小镇建设

县文广新旅局、湛田乡政府

温泉康养酒店、旅居社区、文化体验区。原村(白石、蓝田)温泉特色民宿。

2021-2025

30

47

宁都黄鸡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项目

县农业农村局

主要建设冷藏与配发货系统、运输系统、现代物流商务结算系统。冷库包括速冻库、低温冷藏库、气调库,运输包括冷库运输车和冷藏货柜,及各系统的电子信息平台,配套建设机房、值班间等辅助工程。

2021-2022

0.45

48

宁都县现代物流园区

县交通运输局、县城投集团公司

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建设物流中心、办公区、仓储物流、铁路物流区、危化品区、物流加工区、冷链物流项目等。

2021-2025

50


名词注释

1.数字经济: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基本载体、以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大数据:指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3.云计算: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IT成本为驱动的计算模式,包括使用者、提供者和开发者三类角色。使用者可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以自服务的方式访问云中资源;提供者以按需使用、按量计费的方式通过网络提供动态可伸缩资源,资源以虚拟化、服务化的形式提供;开发者负责将各种软硬件资源封装成服务,负责服务的创建、发布和维护。
    4.物联网:指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5.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6.区块链: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7.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8.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9.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一种结果。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从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帮助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
    10.IPv6:英文“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缩写,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其地址数量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地址。
    11.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12.VR:Virtual Reality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虚拟现实,早期译为“灵境技术”。虚拟现实是多媒体技术的终极应用形式,它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及行为心理学等科学领域飞速发展的结晶。主要依赖于三维实时图形显示、三维定位跟踪、触觉及嗅觉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高速计算与并行计算技术以及人的行为学研究等多项关键技术的发展。
    13.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14.eMTC:全称是 LTE enhanced MTO,是基于LTE演进的物联网技术。
    15.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的缩写名称,意思为软件即服务,即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

关于印发《宁都县“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