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社会公益事业 > 教育信息 > 义务教育

关注】管好孩子手机 还需家校协同

访问量:

近年来,中小学生因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如沉迷游戏、近视率上升等,受到广泛关注。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市中心城区的部分中小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家长,探求家校如何协同管好孩子手机。

  沉迷手机  孩子身心受危害

  近日,说起孩子用手机的话题,家住章贡区绵江路的刘女士很是头疼。“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好在学校不允许带手机进校园,但是回到家后,经常会想尽办法拿到手机来玩。”刘女士说,因为孩子的爷爷用的也是智能手机,老人家又经不住孩子闹,所以经常会给孩子玩手机。孩子自制力差,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等刘女士下班回到家,强行拿开手机才作罢。有段时间,刘女士发现孩子的闹钟半夜会响,刚开始她没当回事,结果后来发现孩子居然半夜设闹钟,然后拿到爷爷的手机玩游戏。“现在孩子都已经入迷了一样,闲下来就会想玩手机,有时还拿手机作条件,比如出去吃饭,要求玩手机。”刘女士说。

  孩子读初二的罗女士对孩子玩手机的问题也是头大。“去年因为要上网课就给孩子买了部手机,也不知道孩子多少时间是用来学习,多少时间是玩游戏。”罗女士说,后来开学后,本来想把手机收起来,结果孩子说要查资料。有时候强行拿掉手机,孩子就变得非常暴躁。自从孩子玩手机后,感觉孩子的视力下降了,学习成绩也不稳定。

  手机本是方便家校联系的工具,现实中却成了一些孩子沉迷的“游戏机”“聊天器”,给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近日,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就“手机管理”话题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视力受损”“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被家长视为过度使用手机造成的主要影响,其次为“对其他事情丧失兴趣”“影响身体发育”“容易失眠”等。

  “当前,手机日益普及,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在学习和生活上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中小学生在校园,特别是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会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仅耽误自己学习,也影响他人学习。有的学生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接搜索作业答案、作文范文,会弱化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养成依赖思想。有的学生沉迷手机,尤其是沉迷于手机游戏,极大地挤占学习时间,造成情绪上的不稳定,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自我孤立,严重损害身心健康。中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世界观还不成熟和稳定,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潭无法自拔,影响健康成长。”赣州中学政教处主任罗超群说。

  为此,教育部门接连发布通知,加强对中小学生手机管理。今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3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和学校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今年2月,江西省教育厅就加强江西省中小学生手机管理,营造良好学习成长环境,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动各中小学严格执行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提出了多项工作要求。

  科学管理  多措并举解难题

  如何对中小学生手机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热切关注的话题,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相对来说学生手机问题没有中学那么突出。我们学校的手机管理措施主要有:一是对于学生电话手表,学校不设限,满足家长与学生之间通讯基本需求。二是禁带智能机入校。三是要求家长关注学生的作业、生活习惯,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加强与学校沟通配合,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电脑的习惯。”赣州市文清路小学党委书记、校长周玉玲说。

  “我们通过有限带入校园、细化管理措施、解决通话需求、加强教育引导等方式,科学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学校要求,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并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了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同时,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我们还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此外,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学校还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对孩子使用手机进行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赣州三中副校长刘博科说。

  “学校出台了《赣州中学学生手机管理规定》,对手机有限带入校园、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违规使用手机处罚方式、学生在校园时保障家校联系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本学期开学初,学校通过向每一位家长发放了《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一封信》、要求每一位学生签订《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承诺书》、在第一节班会课上组织学生学习学校手机管理规定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达成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共识,形成规范手机管理的合力。开学后,学校组织老师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违规带入或使用手机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罗超群告诉记者。

  善管善用  家校协作促成长

  校园之外,如何对学生进行手机管理也是家长非常关心的话题。参与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调查的家长观察,26%的孩子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长在1小时以上,超半数孩子使用手机的用途是完成作业、查阅学习资料及在线学习,近三成孩子使用手机上网主要是参与社交聊天及刷短视频、玩游戏等娱乐活动,84%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培养孩子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

  “我现在看孩子拿着手机就紧张,老觉得他在玩游戏,真恨不得把手机扔掉。”刘女士对孩子沉迷手机头疼不已。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34%的家长认为孩子有“手机依赖”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经常下意识寻找手机”“当手机无法连接网络时会焦虑”“手机不在身边会恐慌”等。

  “学校管得严,家里也不能放松。我认为家长要做到两点:一是当好孩子的榜样。经常说孩子不能玩手机,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能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天天拿着手机看。如果是工作需要,可以避开孩子,到另外的房间处理完工作再和孩子待在一起。二是做好孩子的监护人。孩子小,自制力差,所以孩子使用手机时尽可能要有家长在身边监督。同时,要跟孩子商定手机使用的规则,并坚持遵守规则,从而形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赣州市章江路小学校长罗蔚说。

  “首先,落实主体责任,釜底抽薪。守土有责当尽责,治理网络上的邪恶动漫、低俗小说、网络赌博等危害孩子健康的内容,各类游戏设置为未成年人限时使用或无法使用,网络平台和工信部门责无旁贷。综合采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手段,做好平台及运营商的源头管理,涉及违法违规的行为及时进行处置和责任追究,还网络一片干净的蓝天。其次,重视家风建设,掐断萌芽。家长要重视网瘾危害,懂预防之策,读有益之书,表示范之率。要常陪伴,增亲情。营造和美家庭,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广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第三,提高教育方法,堵疏结合。在发现孩子有手机使用问题时,学校和家长要多配合,常沟通,做到调心理、导意志,重引导、善引导,重监督、善监督。‘一禁了之’解决不了问题,‘堵’为基础,成于疏导。”周玉玲说。

  “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不是洪水猛兽,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管理建立在情绪之上,应该给孩子接触探索数字世界的机会。在管理手机的过程中,父母要信任孩子,耐心地去帮助孩子,相信有一天孩子能够强大到成为手机的主人。”罗蔚说。

    来源:赣南日报,记者:廖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