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人 民 |
宁都县委员会第十六届第二次会议 |
|||||||
政治协商会议 |
||||||||
委 员 提 案 |
||||||||
第007号 |
||||||||
案 由 |
关于提升宁都黄鸡“产业强”质量,提高宁都“百姓富”水平的建议 |
|||||||
提 案 者 |
提 案 发起人 |
黄麟生 |
通讯 地址 |
宁都县麒麟禽业有限公司 |
电话 号码 |
19807971888 |
||
联 名 提案人 |
|
提案内容:
宁都黄鸡是江西省宝贵的优质地方品种资源,2021年宁都黄鸡出栏达到1亿羽,产值超过30亿元,从业人数近3万人,是农民创业、就业、增收的好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是,宁都黄鸡产业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宁都黄鸡原种场陈旧落后,保种能力不足。宁都黄鸡原种场位于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和县城交汇处,是禁养区,其现有设施设备比较简陋,生产能力偏小,种鸡规模只有1.05万套,各项工艺标准化、智能化生产程度不高,选育和保种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宁都黄鸡自然保护区内有其它鸡种混杂其中,严重破坏了宁都黄鸡原有的种质和品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市场上销售的宁都黄鸡,是各家私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的,比如寻乌、安远等地市场喜欢每只2.7-2.8斤左右的,梅州、兴宁、龙川等地市场喜欢每只3.2-3.3斤左右的。因为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追求利益的原因,我县黄鸡企业、合作社使尽浑身解数私自进行大量杂交育种提高产能。
2.宁都黄鸡工厂化养殖数量少。实行宁都黄鸡工厂化养殖,是适应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和规模效益、符合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发展的必然趋势。2021年宁都黄鸡出栏达到1亿羽,但实行工厂化养殖的数量只有30万只,还有待大力推广。
3.宁都黄鸡散养户规模化程度低、养殖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低。现有的绝大多数宁都黄鸡散养户,一个鸡舍只能养殖3000羽左右,利润4元一羽,收益只能达到1.2万元。如果一个鸡舍能够养殖10000羽,就算利润3元一羽,收益也能达到3万元,这样就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宁都黄鸡养殖没有政策性保险。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1.强化宁都黄鸡品种资源保护、选育和管理,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宁都黄鸡自然保种区建设,自然保种区内只饲养宁都黄鸡,用农户散养的传统饲养方式进行饲养,让其自然交配、自然繁衍,使之成为宁都黄鸡品种宝贵的基因和种质资源库;二是要抓好宁都黄鸡原种场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完成宁都黄鸡原种场易址新建,强化宁都黄鸡原种场功能与作用,加强科技合作,开展品种选育和疫病净化,提升选种、保种质量,提高宁都黄鸡生产性能和优良性状,创建省、国家级示范场,申报国家级地方品种鸡资源保种场;三是要建设标准化宁都黄鸡扩繁场。
2.大力推广宁都黄鸡工厂化笼养、散养户圈养。政府制定出台扶持政策,解决宁都黄鸡工厂化笼养、散养户圈养的建设用地、资金、贷款等问题。可以参照县工业园区征地、建设标准化厂房的模式,政府征地、建设笼养房和散养户圈养栏舍,企业和合作社可以出钱入驻,企业和合作社的养殖场、养殖设备可以抵押贷款。
3.恢复宁都黄鸡养殖政策性保险,推行宁都黄鸡销售价格政策性保险。